>本社要闻
AI+翻译 | 科大讯飞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智能口笔译研究联合实验室 探索翻译新路径
发布日期 : 2017-10-24 点击量:3918

 10月21日,科大讯飞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共建上海外国语大学-科大讯飞智能口笔译研究联合实验室,未来将在机器翻译、人机耦合的同声传译、翻译辅助训练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与合作。

 

 
双方为联合实验室揭牌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高级翻译学院总支书记赵美娟、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爱玲、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社长胡加圣、上海讯飞瑞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经理程甦、副总经理谢何、科大讯飞AI研究院副院长高建清、瑞士日内瓦大学校长国际事务特别顾问李汉娜等参加了此次签约仪式。程甦与张爱玲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
 
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现场发言,他表示实时翻译的实现需要依靠语音识别、语音合成与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科大讯飞的语音合成、语音识别等感知智能在技术和应用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然语言理解则是语音翻译进一步突破的核心与难点科大讯飞希望并致力于研究机器真正理解文章内容,并据此作出精确推理、输出信息;面对这种开放式的任务,人工智能还在努力寻找更好的办法。
 
在翻译领域,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端到端算法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相比于此前基于词组和句法逻辑的算法,神经网络算法有效提高了翻译的效率和准确率,但在上下文语境的理解等方面仍然存在缺憾。刘庆峰认为,目前科大讯飞的语音翻译在旅游、日常交流等容错性较高的场景中已达到大学英语六级的水平,未来在算法进步和海量翻译语料积累的推动下,将会在更多领域拓展其价值。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现场发言
 
而面对一些过度神化人工智能、声称同传将消亡的观点,刘庆峰表示科大讯飞的机器翻译技术距离会议同传以及高水平翻译所讲究的“信、达、雅”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现阶段应积极探索人机耦合的翻译模式。飞将坚持把核心技术创新、行业专家经验和行业应用数据积累结合起来;希望通过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一方面探索培养译员、辅助译员工作的新方式,提高译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借助高翻译员的经验和语料资源,用专家知识进一步提升科大讯飞机器翻译的能力、促进翻译技术的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则对人工智能与人才培养提出了见解。他表示自己也曾担心人工智能是否会“抢了同学们的饭碗”,但上外培养的应当是“前端交流”人才,在这一层面上人工智能还远不能替代人类。上外学子应当更多接触和利用新技术、乐于辅助新技术的发展,因为技术进步的浪潮不可逆转,因循守旧之人会被最先淘汰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畅谈人工智能与人才培养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爱玲从翻译的角度进行阐释,她认为,上外高翻非常重视并积极应对来自人工智能的挑战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爱玲发言
 
现场,刘庆峰还与来自日内瓦大学的李汉娜教授及高级翻译学院的师生代表交流互动,针对科大讯飞在智慧医疗方面的进展、在翻译技术上遇到的难点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活动现场
 
同时,科大讯飞与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的目的,通过合作进一步加强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的互补与整合;支持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促进数字化、 智能化教育资源产品的开发,支持科大讯飞产品技术发展战略和外部研究资源力量整合,构建新型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系。
 
文 | 晨璇 程是颉  编 | 阿序  责编 | 王十二

 

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 沪ICP备12035964号-1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上海秦王网络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沪)字第073号